浏览数量: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来源:本站
阳春三月,万物竞发。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水平,推进高效课堂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025年3月26日,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开展以“新教材·新学程:学程单的研制和使用”为主题的系列数学校本研修活动六,杨清友主任和全体数学教师全程参与。
首先是课例展示环节。
第一节课由成佳燕主任带来的《数据分类(一)》。首先围绕“哪几种动物会飞?会飞的和不会飞的动物各有多少?”的问题引出分类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不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符号化。接着,让学生“数一数”“排一排”让学生感受表示分类结果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分类标准对分类结果的影响。
第二节课是由殷玉婷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这节课先从简单的等量邮票问题引入,再抛出小宁和小春邮票数量不等且已知总数与数量差的复杂问题。通过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得出去多求少、补少求多、移多补少三种解题方法,强调把不等未知量变为相等未知量的思路。还讲解了检验方法,反思解题过程凸显线段图作用,最后通过练一练和练习八第2题巩固,构建此类问题的解题模型。
接下来是是交流互动和专家点评环节。
两位教师紧扣核心素养,目标定位精准。教学活动设计呈现"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迁移应用"的螺旋式进阶结构,充分彰显了"学为中心"的教学主张。
最后,杨主任进行点评,他首先对今天的两组课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杨主任指出数据分类一课的难点在于数据分类的基本环节:分一分、画一画、数一数、排一排。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是要学生经历画线段图的过程,形成画图的技能。强调“将不等量转化为等量"是本节课的核心思路。通过去多和补少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巧妙引导学生发现复杂问题背后的统一规律:将两个变量的不等关系转化为等量关系,渗透化归思想。
深耕教研路,奋楫正当时。本次研究课,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理念的交融,我们在探索中明晰方向,在交流中收获启发,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化作前行的力量,助力我们在数学研究之路上稳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