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1-15 来源:本站
开题启思研新路 聚力精耕致远行
——记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
冬日暖阳开盛景,深耕细研正当时。2025年1月15日上午,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在龙岸花园校区隆重召开了省、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活动。出席此次开题活动的论证专家有南京市教科所朱小琥书记、南京市教科所刘永强主任、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张迎东校长、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处陈从银老师和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吴兴林校长,参加论证会的还有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们,此次活动由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教科室徐若昕主任主持。
首先,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吴兴林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吴校长强调教育科研不仅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更是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希望在此次开题论证活动中专家们多提宝贵意见,积极推动龙小教育集团的内涵发展。吴校长的致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对此次课题研究的高度重视,同时饱含着对教育科研的坚定信念和对学校发展的殷切期望。
接着,龙小江畔人家分校教科室主任陆婷和靖安小学沈婷主任分别对此次开题的省、市课题作介绍。介绍完毕后,两项课题的课题主持人分别进行开题汇报。
潘朋晶老师主持的江苏省规划课题名称为《创造中成长:基于“树屋营地”的劳动教育新实践研究》。主持人从已有研究述评、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等方面作开题报告。他提到这一课题,力求通过“树屋营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明确实践创新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课程衔接与配合,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在创造中成长。“树屋营地”不仅是一个独特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了与自然亲近、学习劳动技能的机会,更是学校创新劳动课程的隐喻。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建造不同类型的树屋,学校期望能够培养出具有积极劳动态度、良好劳动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学校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创造中不断成长,逐步形成“爱劳动、善思考、会创造、敢实践”的特质。
沈婷老师主持的南京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名称为《依托“1+X”教学模式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进阶的实践研究》。沈老师从对课题的再认识与再理解、已有研究述评、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计划与团队现阶段研究进展、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汇报中明确在当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愈发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依托“1+X”教学模式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阅读素养的提升。
汇报结束后,各位专家对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创新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专家们从选题意义、目标内容、研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课题组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对于《创造中成长:基于“树屋营地”的劳动教育新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专家们指出“树屋营地”项目不仅符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念,还充分体现了学校“育生命之灵气,创生活之美好”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议课题组在后续研究中,要进一步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专家们建议课题研究要聚焦路径和方法,课程的实施要更加精细,分年段进行设计,体现不同阶段的育人目标,并关注本土化研究,走出创新之路。
在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依托“1+X”教学模式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进阶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中要能够进一步明确高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提升方面的独特需求,如在篇章结构分析、复杂文本理解、批判性思维培养等层面,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细化“1+X”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确保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同时,注重能力提升的可量化指标设定,以便更精准地评估教学效果,切实促进学生在深度阅读、信息提取与整合、阅读思维拓展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使研究成果更具推广价值。
活动最后,龙潭中心小学江畔人家校区包璇校长进行活动总结,包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们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承诺将以此次论证为契机,充分吸收专家意见,细化研究方案,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确保课题取得丰硕成果,以课题研究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乘风破浪潮头立,奋楫扬帆张当时。此次开题论证活动的开展,为龙潭中心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优化了课题研究思路。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确保各项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