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靖小】精彩假期,让科普知识之花绽放——观看《寒假科普直播课》报道

浏览数量:4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2-18      来源:本站

精彩假期,让科普知识之花绽放——观看《寒假科普直播课》报道

      为了提高靖安小学少先队员科学文化素养,让科普知识走进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我校以促进本校科技教育的发展,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感悟科学、体验科学,激发对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为目标。积极组织少先队员观看由栖霞团区委联合栖霞区科学技术协会、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开展的科学直播课。直播课邀请了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康教授、郭向可副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周团辉博士一起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大家带来科普讲座。

队员们虽然放假在家,但是也没有错过这宝贵的学习机会,纷纷在家里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准时收看直播。

三2中队王梓萱观后感

经过学习这次学校组织的寒假科普直播课学习,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有趣的遗传想象,还有DNA的组成,让我懂得了自然科学的神奇,还有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天天戴的小口罩竟然藏着那么多的原理,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原来科学世界这么的神奇又美妙,而且还很有趣,我爱科学,我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科学。

四3中队蔡宇哲观后感

学习本次线上科普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我对科学的兴趣还能让我增长知识,让我知道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太阳对人类的生活的影响要比我们想象得更大。还可以知道口罩的发明、原理以及随着科技进步而出现新科技口罩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口罩的防护性能。我还了解到阳光经过三棱镜的过滤,可以出现彩虹的颜色呢,这是多么神奇呢。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颗太空梦,仰望星空,常常会激起天马行空的想象,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黑洞到底是什么了。浩潮瀚神秘的守宙一直牵动着我们的心弦。虽然这些谜还只是一个未知数,但我相未来一定能找到答案。

五3中队杨书诺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和学习了可可老师主讲的“小口罩、大学问"这堂课,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口罩,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戴口罩,以及口罩的内部结构。首先,我国是第一个戴口罩的国家。14世纪欧洲因为有黑死病使用口罩,西班牙大流感时,现代口罩已经出现了雏形。在一百年前,我国医生伍连德发明了伍氏口罩,因为制造简单、防护效果好,在当时被广泛使用。疫情当下,我们需要天天带口罩,可我们为什么要戴它呢?可可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每天吸入大约16.7公斤空气,而现在空气污染又有新冠病毒,口罩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那口罩里面有什么呢?可可老师用视频告诉我们口罩里有三层无纺布、活性炭熔喷布和内无纺布。其中熔喷布最重要,它可以产生静电、吸附微生物,过滤空气,有效的阻挡病毒不被吸入。最后,我也呼吁大家尽量少出门、少聚集、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措施。

本次线上科普教育活动,丰富了队员科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科技的热情。相信这样的探索之旅一定可以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技的兴趣,从小铸就科学的中国梦,让更多的小小科普好者在靖安小学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放飞他们的科技梦想。


主办单位:靖安小学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11500)   电话:025-57669510   传真:025-57669510
备案号: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